
英文名:whitebait
拉 丁 名:Hemisalanx prognathus Regan
亦称冰鱼(icefish)或玻璃鱼(glassfish)。
银鱼科(Salangidae)银鱼属(Salanx)多种半透明鱼类的统称。见於东亚咸水和淡水中,在中国被誉为美味。体细长,似鲑,无鳞或具细鳞,很少长於15公分(6吋)。口大,牙大而尖利。掠食鱼。
银鱼是淡水鱼,长约七至十厘米,体长略圆,细嫩透明,色泽如银,因而得名。产于长江口的体形略长,俗称“面丈鱼”、“面条鱼”。太湖银鱼,历史悠久,据《太湖备考》记载,吴越春秋时期,太湖就盛产银鱼。太湖银鱼有四个品种:太湖短吻银鱼、寡齿短吻银鱼、大银鱼和雷氏银鱼。产量以大银鱼和太湖短吻银鱼为高。
动物形态
银鱼,体细长,近圆简形,后段略侧扁,体长约12厘米。头部极扁平。眼大;口亦大,吻长而尖,呈三角形。上下颌等长;前上颌骨、上颌骨、下颁骨和口盖上都生有一排细齿,下颌骨前部具犬齿1对。下颌前端没有联合前骨,但具一肉质突起。背鳍Ⅱ11~13,略在体后3/4处。胸鳍8~9,肌肉基不显着。臀鳍Ⅲ23~28,与背鳍相对;雄鱼臀鳍基部两侧各有一行大鳞,一般为18~21个。背鳍和尾鳍中央有一透明小脂鳍。体柔软无鳞,全身透明,死后体呈乳白色。体侧各有一排黑点,腹面自胸部起经腹部至臀鳍前有2行平行的小黑点,沿臀鳍基左右分开,后端合而为一,直达尾基。此外,在尾鳍、胸鳍第一鳍条上也散布小黑点。
生存环境与分布
可以生活于近海的淡水鱼,具有海洋至江河洄游的习性。分布山东至浙江沿海地区,尤以鄱阳湖,长江口崇明等地为多。我国的太湖盛产银鱼。少数种类分布到朝鲜、日本及俄罗斯远东库页岛地区。今年北方各渔业部门加大对银鱼的重视,采取措施从太湖引进银鱼。如北方河北各大水库均有,其中邯郸磁县岳城水库有优质银鱼。
营养成分
可食部100克含:水分89克,蛋白质8.2克,脂肪0.3克,碳水化物1.4克,灰分1.0克;钙258毫克,磷102毫克,铁0.5毫克,硫胺素0.01毫克,核黄素0.05毫克,尼克酸0.2毫克。 晒干后的银鱼叫燕干。每百克燕干含蛋白质72·1克,脂肪13克,热量1709·4千焦,钙761毫克,磷1000多毫克。
食疗价值
银鱼科动物尖头银鱼、长鳍银鱼的全体。银鱼又称王余鱼、脍残鱼、银条鱼、面条鱼。分布于我国山东至浙江沿海。攻得后,洗净鲜用或晒干备用。
性能:味甘,性平。能益脾胃,补气润肺。
参考:含蛋白质、脂肪、钙、磷、铁、维生素B1、B2和烟酸等成分。
用途:用于脾胃虚弱,消化不良;小儿疳积,营养不良;虚劳咳嗽,干咳无痰。
用法:煮汤,入菜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