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别名:黄常山、鸡骨常山、鸡骨风、风骨木、白常山、大金刀、互草、恒山、翻胃木
使用提示:内服:煎汤,5至10克;或入丸、散。
知识介绍
常山为虎耳草科植物常山的根。常山灌木,生于海拔500至1200米的林缘、沟边及湿润的山地。分布于陕西、甘肃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
栽培4年以上收获。秋后齐地割去茎秆,挖出根,洗去泥土,砍去残余茎秆,再砍成7至10厘短节,晒或炕干后在有火焰的柴火上燎去须根,撞去灰渣。
常山根呈圆柱形,常弯曲扭转,有分枝,长9至15厘米,直径0.5至2厘米。表面棕黄色,外皮易剥落而显淡黄色,质坚硬,折断时有粉尘飞扬,断面不整齐;横切面黄白色,有放射状纹理。气微,味苦。以片完整,黄白色,无杂质者为佳。
补充信息
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分为常山、酒常册、醋制常山,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,酒常山密闭,置阴凉干燥处。
12